你有没有过长期头痛、容易疲劳等身体不适,但到医院,却检查不出任何疾病的状况?医生的诊断有时让我们质疑,我明明很不舒服,为什么发现不了问题?这是因为我们身体不适,是由于负面情绪引起的,而不是身体器官发生了病变。
无来由的疼痛感是坏情绪长期聚集在我们体内,持续侵害身体和精神造成的,而不是真正的生理疾病。在这种负面情绪的长期侵蚀下,我们会患上一种病,叫情绪病。
一、无法把控情绪,是亚健康的导火索
《如何控制负面情绪》一书中提到,有些人想要学习不依赖父母朋友和亲戚,却极其艰难。当失去这些人的支持时,他们就会寻求用酒精来麻醉自己,因而他们总是会患上情绪性疾病。
当我们生气时,愤怒会致使血压骤然升高,引起脑溢血和中风;无法控制的情绪让心脏冠状动脉收缩,引发冠心病。当我们紧张时,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,可能引发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紧张疼痛,包括腿部、血管壁,甚至胃部。有的人不停地打嗝,原因之一就是胃部的肌肉受到坏情绪影响,而产生的所谓胀气的现象,实质上是坏情绪诱发的小肠肌肉痉挛而引起的。当我们压力过大时,会感到呼吸急促,出现手脚麻木、心跳过快,甚至颤抖、晕厥的现象。负面情绪持续发挥威力,一旦内心难以承受,就会进一步激发出身体的不适。这就是情绪病循环的过程。
二、看似稀疏平常,却是情绪病的诱因
心理学家约翰.辛德勒提出:人有情绪压力和情绪诱发并不是因为众多的麻烦,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处理这些麻烦,以创造最大程度的享受和产生最小的压力的方式来处理麻烦。
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,人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。几乎每个时刻我们都会处于不同的情绪中,无论是好是坏。
究竟是什么引发了我们情绪的变化?是生活中大量的麻烦事儿吗?研究发现,大量患有情绪性疾病的患者,实际上很少有真正的烦心事。带来情绪性疾病的真正原因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麻烦,患者从未学会愉快的应对,无法保持完全健康的情绪。
三、刻意培养稳定的情绪,练就平和心态
平稳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基础。没有平稳的情绪,就像塔基没有牢固的基础一样,层层传导,最终影响我们自己和周围亲人的生活品质。
1.刻意练习的意识
思想控制行为。训练平稳情绪,从增强自我意识开始。
始终与他人和平共处是我们的理想状态,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能。这种技能的内在基础是控制情绪的能力,外在表现是更加成熟,让人觉得可靠,可以信赖。
拥有平稳的情绪应该如何思考,心理学家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:时刻让自己的思想态度保持平静和愉快,不断的重复,直到它成为我们下意识的行为和习惯。
2.确定人生的目标
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说:我的病人大约有三分之一并不是罹患了任何临床可以定义的疾病,而只是因为生命没有意义,没有目标。
有了目标,海上航行就有了方向。目标就是一盏启明灯,指引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不再迷路。大多数在逆境面前放弃努力的人,都是模糊了曾经的理想,导致内在动力不足。
3.强化心静的力量
无论发生什么都时刻提醒自己,我能够应对,能够处理这种局面,我要尽自己最大可能保持内心的平静。如果你面对恐惧,就尝试让自己勇敢;如果你面对紧张,就尝试让自己释放;如果你面对自己糟糕的情绪,就尝试让自己安静下来。安静下来是稳定情绪的一剂妙药。沉浸于负面情绪中的大脑是不会思考的,只要将坏情绪消化掉,理智和思维才可能跳出台面。
结语
人一旦成熟了,心态自然平和;反之,心境平和了,人也越加成熟。相信自己,你能成功把控情绪。
来源:大脑帮微信公众号
初审:周佳璇
复审:刘杰
终审:刘畅